本人近期想買個佳能550D單反相機18-135mm鏡頭的求高手指教下價格

更新時間:2015-11-17本文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寡人不推薦佳能入門的塑料殼子。騙國人的錢。
  入門級里最具性價比,最厚道的單反就是賓得KR了。一些強悍的性能 5.3張/S連拍,入門獨一無二的金屬機身。小巧的體積,主流的92w色3英寸顯示屏。和尼康D90一樣的感光元件。套頭素質(zhì)很高,賓得無狗頭之說嘛。
  說說目前 佳能的趨勢。也分析下賓得單反一直以來的地位。
  賓得Takumar時代是相機技術(shù)發(fā)展,工藝完善 的一個高峰,在當時相機還是奢侈品,所以 Takumar頭可以奢侈的采用全金屬制造,光對焦環(huán)的工藝成本就極高,當時Takumar直接在歐美市場面對萊卡、哈蘇,沒有同等的工藝他將無法生存,事實證明Takumar在歐美獲得極大成功,幾乎壟斷那時的市場。
  在今天要再那樣生產(chǎn)鏡頭對日本人來說是沒有可能了。因為他們靠塑料電子就賺得大把金錢,而且產(chǎn)量極高,再去干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幾乎沒可能。到80年代,就把最貴的金屬對焦環(huán)改橡皮圈了,到90年代就把光圈環(huán)也改塑料了,取消了銀環(huán),到00年代把外桶改塑料了,到10年代不僅機身所料殼子了,連鏡頭光圈值的刻字都省事改印刷的了。這幾十年來光學沒多少長進,偷工減料的能耐見長,連光學玻璃都改模鑄的。。
  只有賓得入門級還保持著金屬機身這點唯一的那個年代的驕傲。
  佳能的精華在于高端,1D 5D機器,L紅圈鏡頭。入門級的完全是打品牌的旗號打國人的劫。非紅圈頭,完全都是一個檔次的產(chǎn)品。為了和高端頭區(qū)別而沒有紅圈。
  國內(nèi)的測評網(wǎng)站可惡的是,收人家錢,替人家說好話,搞的沒一個可信的,動不動就要去參考國外網(wǎng)站的測評,這一點是悲哀。搞的入了C家的人 總是一味的再去追求紅圈,不惜花大量的錢。佳能是個很商業(yè)的商人,入門單反把你弄進來,一看畫質(zhì)不行,哈,肯定是鏡頭不行,花錢買鏡頭??傊谝粋€人身上把錢賺夠才罷休,典型的營銷策略。可恨國內(nèi)做不出這單反玩意。落后啊。挨打啊!
  希望能對你有用。
有用 0 無用 0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