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度和亮度的概念有何不同
一、照度 照度又稱投射光,是描述被攝體受照表面被照明的程度。照度定義為單位面積上所接受的光通量。 照度的大小與光源的發(fā)光強度有關。光源的發(fā)光強度越大,則照度越高。如果光源的發(fā)光強度不變,則光源距離被攝體越近,被攝體的照度越高。照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關系?! ∵@一規(guī)律適用于發(fā)光均勻的點光源。對于太陽來說,因為它與地球的距離可以看做無限遠,而拍攝距離的變化可以忽略。因此太陽被當成平行光源而不是點光源。因此我們說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照度是均勻的。照度與被攝景物表面的反光特性無關。一旦光源的強度與位置確定了,被攝體的照度就確定了。不論被照物是什么物體,例如我們在某一光源同一距離處放一個白色石膏與一個黑色木雕,分別測量二者的照度,發(fā)現(xiàn)二者的照度是一樣的。 二、亮度 反光面或透光面在人眼觀察方向看到的明暗程度叫亮度。被攝景物的亮度與被攝體受到光線照射的強度E和被射體的反光率有關。 在相同的照度下,反光率越高的景物亮度越高;反光率相同的物體,受到照射的照度值越高,則其亮度值越高。 反光率是描述被攝體表面對光線反射的程度的參數(shù)。反光率被定義為反射的光通量與入射的光通量之比。反光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0,表示物體完全不反射光線,是理想的黑色。100%,表示物體完全反射光線,是理想的白色。0-100%時,物體是不同等級的灰色(包括不同灰度級的彩色)。 自然界中的物體反光率介于0%-100%之間,根據(jù)人眼的習慣,反光率在40%以上的物體,給人的印象是白色或淺色的;反光率在10%以下的物體給人的印象是黑色的,介于二者之間的是中等反光率的物體。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