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的光圈

更新時間:2015-10-10本文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鏡頭的光圈相當(dāng)于眼球的瞳孔,起到控制光通量的作用。在強烈光線下,瞳孔會縮的很小,暗光下瞳孔就明顯開大。無論是攝影膠片還是數(shù)碼相機的傳感器,對光線變化的線性輸出范圍是很窄的,為了保證入射光在感光原件的線性輸出范圍之內(nèi),使之正確曝光,就要調(diào)節(jié)光圈和快門速度。光線強烈時,縮小光圈或提高快門速度都能減少入射的光線,光線昏暗時,開大光圈和減慢快門速度都會提高入射光線。傳統(tǒng)鏡頭的光圈使用的是葉片式光闌,通常有6-9個弧形葉片,葉片合攏時,光圈成一小孔,大部分經(jīng)過鏡頭的光線被阻擋。這種光圈可以有許多檔孔徑可供選擇?,F(xiàn)在的小型數(shù)碼相機鏡頭體積小,為了降低成本,通常采用插入灰色濾鏡的方式降低光通量,也屬于一類光圈形式,但光圈只有兩檔可調(diào)。光圈光通量的大小用F值表示,F(xiàn)值增加根號2倍(X1.4),光通量減小一半。因此,光圈F值常見有F1.4、2、2.8、4、5.6、8、11、16......。每增一檔光線減半。 光圈除了控制光通量的作用外,還與景深有關(guān),光圈開大時景深淺,光圈縮小時景深大。
有用 0 無用 0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