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測試】uv鏡對鏡頭成像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捏

更新時間:2016-01-09本文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有朋友說:狗頭就不必配UV了,不值得。 對此我不敢茍同,我覺得鏡頭無論貴賤,都要珍惜著使用,不能由于低端鏡頭相對比較便宜,就不認真對待它了。 UV鏡的作用在數(shù)碼時代,絕大部分只是保護鏡頭而已,尤其是北方,外面風沙比較大,對鏡片是個不小的考驗 。如果鏡頭的第一片鏡片擦花了就麻煩了,但如果UV擦花了,我們可以換一片,對鏡頭沒有任何影響 。當鏡頭受到意外磕碰的時候,UV可以首當其沖,犧牲自己保全鏡頭(壇子里有很多老鳥都摔過鏡頭,結(jié)果UV粉碎,鏡頭完好 首先肯定的說,影響絕對是有的,畢竟前面多了一塊玻璃,說不影響是不可能的,但影響到底有多大呢?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今天我就用尼康18-70和所配的保谷67mm HMC 多層鍍膜UV鏡做個簡單的測試吧。 我的這個測試肯定是不專業(yè)不全面的,但測試是在我們最見的情況下做的,應該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下面是一張建筑風景照,為了排除手抖的影響,我使用了曼富圖190XDB三腳架。 加了保谷HMC UV的效果 不加UV鏡的效果 下面看看100%局部放大圖: 加了UV鏡,中心成像效果 不加UV鏡,中心成像效果 加了UV鏡,邊緣成像效果 不加UV鏡,邊緣成像效果 就我個人而言,我沒看出有什么大的區(qū)別,只是加了UV之后,PP在色彩上稍微偏暗,應該是透光率減少的緣故。而在細節(jié)方面,兩張片子確實難分伯仲,如果用極為苛刻的眼光去看的話,不加UV的片子,中心部分成像在細節(jié)方面要比加了UV的稍微強那么一丁點兒對窗戶柵欄的細節(jié)表現(xiàn)要稍微細致、明顯那么一丁點但是這一丁點兒如果不經(jīng)過仔細反復對比,是察覺不出來的。邊緣成像也是差不多的,在樹枝細節(jié)表現(xiàn)方面,不加UV要好那么一丁點兒,當然,不仔細看也是無法察覺到的。俺倒是覺得上述這點差別主要都源自片子亮度上的差別。 通過上述對比,大家可以看到,UV鏡對鏡頭成像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我這塊保谷的HMC UV鏡屬于中低檔次,估計那些質(zhì)量較高的UV鏡(比如肯高L37系列、B+W多層鍍膜系列)對成像質(zhì)量的影響會更加微不足道。因此,大家可以放心地購買UV鏡了,但我建議大家最好購買多層鍍膜的,因為其透光率要比單層的高很多(我的50/1.8D原來配的是肯高普通UV,后來換了L37超級多層鍍膜,鏡面反光明顯比普通UV少很多!)。最后,就是注意別買到假貨啊~【全文完】
有用 0 無用 0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