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相機拍人像要注意什么
人像的造型:
如果你在日落之后不久的黃昏拍攝城市景色,那么淺色的天空將成為燈火通明建筑物的漂亮背景。漆黑的天空可以為夜間照片增添戲劇性,但需要等較長的時間。
用照相機面對面地與人們交流,記錄他們的喜怒哀樂,恐怕是攝影題材最生動有趣又變化多姿的一個方面。
我們在拍攝人像時,不管他的動作、神態(tài)是否自然真切,照相機鏡頭捕捉的總是某一瞬間的人物形象,包括臉部的神態(tài)、身體的造型以及與周圍環(huán)境的默契。離開了人物形象的塑造,進入人的心靈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從人像攝影的造型分類來說,頭像最宜于表達人物的表情,半身人像最宜于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姿態(tài),而全身人像的最大優(yōu)點是能讓人物與周圍的環(huán)境構成有機的聯(lián)系,便于營造畫面的情調與氣氛。
我們先來看臉部的造型。臉部的基本角度,從水平面上看,一般可以分為正面、四分之三側面和正側面三種。
正面像如同一張證件照,表情容易顯得呆板,但是正面像很容易描繪那雙溝通心靈的眼睛,如果被攝者有一張橢圓形勻稱的臉,正面像也能獲得滿意的造型效果。
如果讓臉往左或右側一些,讓另一面的耳朵剛好看不到,就是攝影中最常拍攝的四分之三側面。這時既能比較全面地表現(xiàn)一個人的臉部形象,又會因臉部的變化而顯得較為生動。由于受發(fā)型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向左還是向右轉,對造型效果也會產(chǎn)生影響。
側面肖像有一種戲劇性效果,由于人們平時看不到自己的側面,所以會對自己的側面像感到新奇,也容易感到失望。特別是一般人的側面像并不太美,選擇時就應該慎重。
除了水平面上的轉動之外,人臉俯仰的角度變化也很有講究。頭部稍微俯低些,適合于臉型比較胖的人,使臉型變得瘦削些,也容易產(chǎn)生柔和謹慎的造型效果。如果頭部稍為仰高些,適合于臉型比較瘦的人,使臉部變得胖些,同時能表現(xiàn)一種高傲感,并給人以堅強自信的印象。
接下來看看身體的姿勢安排。記住一個有用的原則:頭部和身體不要形成一條直線,也就是當身體正面對著鏡頭時,頭部應稍微向左或右轉一些;而當雙眼正視鏡頭時,應讓雙肩轉動一定的角度,或是讓雙肩上下傾斜些,這樣會使畫面更富有動感。比如拍攝坐著的半身像,不妨讓人物側坐呈45°或90°,然后讓上身轉向鏡頭,通過扭動產(chǎn)生理想的曲線。全身的人像也應該避免下面的站立姿勢,同時對兩條腿的重心支撐也要有所側重。
在人物的姿勢中千萬不要忽略了手的安排,手的變化豐富多樣,它既可以強化人物的神情,也可以起到裝飾畫面的作用。在以臉部為主的肖像中,手可以放在臉的一側,或輕托,或斜倚,但與臉部的接觸不要太用力,以避免臉部變形。在半身和全身像中,可以將雙手抱在胸前,或以手撫過頭發(fā),或者輕抵下顎,也可以拿些小道具,以活潑畫面。常言道,“手之善于表達感情,僅次于臉”,可以作為拍攝時的參考。
如果你在日落之后不久的黃昏拍攝城市景色,那么淺色的天空將成為燈火通明建筑物的漂亮背景。漆黑的天空可以為夜間照片增添戲劇性,但需要等較長的時間。
用照相機面對面地與人們交流,記錄他們的喜怒哀樂,恐怕是攝影題材最生動有趣又變化多姿的一個方面。
我們在拍攝人像時,不管他的動作、神態(tài)是否自然真切,照相機鏡頭捕捉的總是某一瞬間的人物形象,包括臉部的神態(tài)、身體的造型以及與周圍環(huán)境的默契。離開了人物形象的塑造,進入人的心靈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從人像攝影的造型分類來說,頭像最宜于表達人物的表情,半身人像最宜于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姿態(tài),而全身人像的最大優(yōu)點是能讓人物與周圍的環(huán)境構成有機的聯(lián)系,便于營造畫面的情調與氣氛。
我們先來看臉部的造型。臉部的基本角度,從水平面上看,一般可以分為正面、四分之三側面和正側面三種。
正面像如同一張證件照,表情容易顯得呆板,但是正面像很容易描繪那雙溝通心靈的眼睛,如果被攝者有一張橢圓形勻稱的臉,正面像也能獲得滿意的造型效果。
如果讓臉往左或右側一些,讓另一面的耳朵剛好看不到,就是攝影中最常拍攝的四分之三側面。這時既能比較全面地表現(xiàn)一個人的臉部形象,又會因臉部的變化而顯得較為生動。由于受發(fā)型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向左還是向右轉,對造型效果也會產(chǎn)生影響。
側面肖像有一種戲劇性效果,由于人們平時看不到自己的側面,所以會對自己的側面像感到新奇,也容易感到失望。特別是一般人的側面像并不太美,選擇時就應該慎重。
除了水平面上的轉動之外,人臉俯仰的角度變化也很有講究。頭部稍微俯低些,適合于臉型比較胖的人,使臉型變得瘦削些,也容易產(chǎn)生柔和謹慎的造型效果。如果頭部稍為仰高些,適合于臉型比較瘦的人,使臉部變得胖些,同時能表現(xiàn)一種高傲感,并給人以堅強自信的印象。
接下來看看身體的姿勢安排。記住一個有用的原則:頭部和身體不要形成一條直線,也就是當身體正面對著鏡頭時,頭部應稍微向左或右轉一些;而當雙眼正視鏡頭時,應讓雙肩轉動一定的角度,或是讓雙肩上下傾斜些,這樣會使畫面更富有動感。比如拍攝坐著的半身像,不妨讓人物側坐呈45°或90°,然后讓上身轉向鏡頭,通過扭動產(chǎn)生理想的曲線。全身的人像也應該避免下面的站立姿勢,同時對兩條腿的重心支撐也要有所側重。
在人物的姿勢中千萬不要忽略了手的安排,手的變化豐富多樣,它既可以強化人物的神情,也可以起到裝飾畫面的作用。在以臉部為主的肖像中,手可以放在臉的一側,或輕托,或斜倚,但與臉部的接觸不要太用力,以避免臉部變形。在半身和全身像中,可以將雙手抱在胸前,或以手撫過頭發(fā),或者輕抵下顎,也可以拿些小道具,以活潑畫面。常言道,“手之善于表達感情,僅次于臉”,可以作為拍攝時的參考。

相關推薦
- 2015-10-19單反相機拍攝人像選哪種鏡頭
- 2015-11-09單反相機怎么照出人物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