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科學課件《小米粒水中游》
活動準備教科書展示的一男生煮稀飯的情景圖,有兩層含義:一是提示學生應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二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煮稀飯時米粒在鍋里的游動過程。目的是讓學生課前對生活現(xiàn)象進行細致的觀察,為課堂探究做好心理準備。教科書中還展現(xiàn)了香、小米的圖片,提示學生根據需要進行課前準備?;顒舆^程包括兩個活動?;顒右?小米粒為什么會在水中游起來?包括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教科書首先展現(xiàn)了一幅學生進行探究實驗的情景圖。學生正在用加熱的方法使小米粒在水中動起來。兩位學生邊觀察實驗現(xiàn)象邊進行交流。目的是啟發(fā)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找出使小米粒在水中游起來的方法,并進行觀察實驗,從中發(fā)現(xiàn)加熱過程中米粒隨著水溫的上升而變化的規(guī)律,通過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初步認識對流現(xiàn)象??ㄍㄌ崾?ldquo;注意安全”,意在提示學生使用酒精燈和火柴要規(guī)范,注意安全。本活動隱含兩個訓練重點:一是“想辦法”。使小米粒在水中游起來的方法應該有很多,但此部分還隱含著對實驗方法的制約,即:不能用手搖,而讓小米粒在水中游起來。這樣,引導學生想到生活經驗,用“給水加熱”的方法來進行實驗,從而達到進行水的對流實驗的目的。本環(huán)節(jié)設計體現(xiàn)了教科書空間大、注意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的特點,利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二是通過實驗觀察,發(fā)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即小米粒在水中游動時的路線是對流的方式。本環(huán)節(jié)在設計上體現(xiàn)了讓學生自己確定研究方法、自主選擇研究材料的思想。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探究欲望。二是教科書展示以“畫出小米粒水中游動的路線”為引領的空白框,意在提示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畫出小米粒在水中游動的路線。暗示了實驗后的表達與交流過程。此部分還配有一個資料卡,以水為例解釋了什么是熱對流。目的是讓學生對熱對流有一個比較準確地認識,以便讓學生將自己的實驗結果與科學結論相對照。此資料卡僅是一種輔助性的結論展示,學生的表達只要能說明現(xiàn)象即可,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顒佣?冬天,暖氣是怎樣使房間變暖的?教科書展示了一幅寒冷的冬天里,學生在有暖氣的房間里進行觀察、實驗、討論的情景圖。房間里靠近窗子的地方有暖氣片,暗含著暖氣片安裝在房間的一角,卻能使整間房子變暖由此提示學生想到“為什么”,提出探究活動的主題:熱怎樣在空氣中流動。圖中一生手里拿著的冒著煙的香,提示學生進行觀察實驗,利用煙在房間流動的路徑,感知空氣在房間中流動的路線??ㄍㄕZ言“看看煙往哪飄”、“放在不同的地方試試”、“用紙條試試”提示學生在房間的不同方位、用不同的方法觀察空氣流動的方向。由于暖氣片周圍的空氣受熱上升,周圍的冷空氣會流過來補充,所以煙會飄向暖氣片的方向,從而讓學生感知到空氣的對流現(xiàn)象。在圖的下方展示以“房間空氣流動圖”的空白框,顯示了表達與交流的過程,提示學生將探究活動進行總結,獲得結論。此部分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研究實驗現(xiàn)象,在水對流認識的基礎上,利用知識的遷移,推理出空氣的對流。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目的。自由活動以“我們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活動指向,呈現(xiàn)了二幅圖:一是煮稀飯的圖并配問題“怎樣讓稀飯熱得快?”。二是生爐子的圖并配問題“怎樣讓爐火更旺?”這些都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兩幅圖也僅是一種提示,目的是讓學生利用掌握的科學知識,采取恰當?shù)姆椒ń鉀Q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xiàn)科學服務于生活的思想。拓展活動提出了一個活動指向:查閱資料,了解太陽的熱進怎樣傳到地球上來的。熱的傳遞方式主要有三種:傳導、對流和輻射。在課堂探究活動中,學生已針對前二個問題進行了比較細致的探究,由于小學生認識熱輻射有一定的困難,不利于進行課堂探究,因此,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讓學生進行課下自主了解,即讓學生對熱傳遞有整體認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通過信息資料獲取科學知識的能力。二、教學目標1.會做熱對流實驗;能利用圖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結果。2.愿意合作與交流,體驗到合作和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認知;能利用掌握的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3.知道液體和氣體主要靠對流傳遞熱,了解熱對流的應用。三、教學建議活動準備為了讓學生對對流有初步的感知,可布置學生課前觀察煮飯或燒開水的現(xiàn)象,使探究提至課前,為課上探究做好心理準備。此外,還要準備衛(wèi)生香、小米或替代品。教師也要做相應常規(guī)器材的準備,如燒杯、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等,有條件的可以準備相關的視頻資料,以保證課堂上探究活動的順利進行?;顒舆^程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導入探究活動,如:“給水加熱,可以把水燒開。那么,熱是怎樣在水中傳遞的呢?”以此引入本課的探究活動?;顒右?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想辦法讓小米粒游起來。”然后讓學生自由說出方法,學生可能會想到攪拌、用嘴吹、加熱等等。這時,教師提出一個條件,“如果不用手碰杯子,能想辦法讓小米粒在水中游起來嗎?”。此時,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引導學生充分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如果學生想到了加熱的方法,老師可鼓勵學生利用加熱的方法進行實驗,如果學生不選用此方法,只要可行,可讓學生去試一試。教師對勤于思考、擅于提出方法的同學要加以鼓勵和表揚。確定了實驗方法之后,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根據要解決的問題組裝實驗器材,并提醒學生還要注意協(xié)調分工,注意安全,防止火柴燒手,正確使用酒精燈等。然后,讓學生進行觀察實驗活動??商嵝褜W生認真觀察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實驗結束,首先讓學生認真分析實驗現(xiàn)象,交流認識。然后讓學生畫出小米粒在水中游動的路線,此環(huán)節(jié)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張揚學生的個性,不要求千篇一律。對于畫得特別好的,通過展示相互借鑒。對于學生畫的路徑是否是正確的,可借助資料卡內容制成課件或借助液體對流演示器幫助學生理解,使學生獲得科學的結論?;顒佣?冬天,房間是怎樣變暖的?通過前一活動的學習,學生對對流已經有了明確地認識,可利用知識遷移,首先讓學生猜測:暖氣片是怎樣使房間變暖的?由于空氣的流動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可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實驗,如在教室內提供熱源,用點燃的香進行實驗,使香離熱源有一定的距離,仔細讓學生觀察煙飄動的方向。最后,通過交流,達成共識:熱源把熱傳給附近的空氣,這些空氣受熱后會上升,周圍比較冷的空氣壓力大,就會流過來占據這個空間;流過來的空氣受熱后會上升,周圍的空氣又流過去占領這個空間┄┄就這樣,整個屋子里的空氣會在不斷的流動過程中逐漸變暖。最后引導學生畫出房間的空氣流動圖。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猜想,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自由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或視頻資料,向學生展現(xiàn)生活中利用熱對流的實例,讓學生對現(xiàn)象進行解釋或解決某些問題。如解決下列問題:如何讓稀飯熱得快一點?如何使爐火更旺?空調的百葉扇朝向哪個方向能使屋里涼得快?冰塊放在箱中的什么位置可使食品保鮮效果好?等等。也可以將以上問題利用圖片展現(xiàn)出科學的操作方法,讓學生解釋為什么要這樣做。還要讓學生廣泛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列舉大量的相關資料,利用擂臺賽、搶答等方式,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