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怎么調啊

更新時間:2016-03-16本文內容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怎樣準確曝光決定照片成敗的底片質量,一方面受拍照機和感光片質量優(yōu)劣的影響,另一方面取決于能否準確曝光。什么叫準確曝光呢?準確曝光,就是拍攝者選擇適當?shù)目扉T速度與光圈,將被攝對象及原有的明暗關系,在底片上清晰、準確地顯現(xiàn)出來。如果曝光過度,被攝對象的陰暗關系就不明顯,整個底片呈灰黑色,俗稱底片太“厚”,用這樣的底片印放照片,照片呈灰白色,有的甚至沒法印放照片。曝光不足,底片上只有淡淡的影像,呈通明透亮狀,俗稱底片太“薄”,用這樣的底片印放照片,照片呈黑灰色,甚至全黑色,看不出被攝對象的細節(jié)。當你拿起相機準備拍照時,要使曝光準確,通常要考慮5 個方面的問題,即:曝光準確5 要素:①被攝物體的運動速度;②攝影環(huán)境的光亮強弱;③被攝物體的顏色及其反射光線的能力;④感光片的感光性能;⑤各種攝影附加鏡的運用。我們在第一章介紹拍照機時,談到了速度光圈的作用。大家知道,光圈和速度都是用來控制進入拍照機光線多少的裝置,它們之間互相關聯(lián),又相互約束。當光線一定的時候,光圈開大一級,速度就要提高一級,光圈縮小一級,速度就要放慢一級。例如,用光圈11,速度1/60 秒,當光圈改用8的時候,速度就要相應改用1/125 秒。如果將速度改用為1/30 秒時,那么光圈就要相應改用16。光圈與速度間的互為變用關系,可以用曝光組合來表示:光圈8、速度1/125 秒;光圈11、速度1/60 秒;光圈16、速度1/30秒??任選其中一種曝光組合,對于一定的光線來說,拍照機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樣的。按照不同拍攝需求選用曝光組合,是控制準確曝光的重要依據(jù)之一。拍攝時是先確認快門速度還是先確認光圈系數(shù)?這是應該由被攝主體的具體情況和攝影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來定。一般來說準確曝光僅是拍好照片的一個方面,攝影者要想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識,就應該靈敏地掌握光圈和快門速度的曝光組合。光圈和速度有共同控制準確曝光的作用外,還各有自己的“專業(yè)分工”。光圈可控制景深,速度能將動體在底片上“凝固”下來。根據(jù)拍攝要求,要使膠卷準確曝光,攝影者必須學會選擇適當?shù)钠毓饨M合。倘若是拍攝運動物體,你要使照片清晰,首先要選擇能將運動物體捕捉下來的快門速度,然后再配以相應的光圈;倘若要表現(xiàn)出景物一定的景深,這就要先確認光圈的大小,然后再配以相應的快門速度。選用曝光組合時,以下幾條可作參考:①物體運動速度快,快門速度就要快,光圈也相應要大。②欲使照片景深大,光圈需要小,快門速度可相應放慢些。③運動物體的運動方向不同,快門速度也不一樣,從拍照機前橫穿而過的物體,選用快門速度一般要快,迎面向拍照機或背向拍照機運動的物體,快門速度選用可以慢一些。④拍攝運動物體,隨距離的變化,快門速度也要相應變化,距離越近,快門速度越快。⑤使用的拍照機鏡頭,焦距長,快門速度選用應相應快。⑥使用攝影附加鏡,如:濾色鏡、增距鏡等,要適當增加曝光。不同附加鏡的使用,增加的曝光量也是不一樣的。陽光由于季節(jié)、氣候、地球緯度的不同,它的明亮度也不一樣。在溫熱帶地區(qū),夏季陽光要比春秋季強兩倍,比冬季強3~4 倍。夏季晴天,早上八九點與下午四五點,光線亮度大體相當。冬季上午9 點至下午3點,其間光線亮度變化不大。早晨日出前后與黃昏日落前后,光亮強度比中午弱10 倍。一天中,還有晴、多云、陰雨的變化,光線強弱也在變。強烈日光、薄云晴天、多云晴天、陰天,它們之間光線強烈的變化可這樣認識:多云晴天光線要比陰天強1 倍,薄云晴天光線又比多云晴天強1 倍??如果使用的快門速度一定,在陰天光圈為5.6 的話,多云晴天就應改用8,薄云晴天就應改用11。如果使用光圈一定,在陰天使用的快門速度是1/30 秒,多云晴天就可以提高到1/60 秒,薄云晴天提高到1/125 秒。天氣的變化是反復無常的,有時是很微妙的,以上這些變化關系,可以作為你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攝照片曝光的參考。不同的被攝景物,反射光線的強弱也不同。明亮的景物和深暗色的景物,在一定光線條件下,曝光不能一樣。一般明亮景物要比明亮景物增加一級曝光,深暗色景物又要比一般明亮景物增加一級曝光。什么是明亮景物呢?諸如海濱、雪景、乳白色建筑、穿淺色服飾的人等等,都可作明亮景物看待;呈灰色的景物,可作一般明亮景物看待;樹陰下的景物、深色建筑物、穿深色或著深紅及墨綠服飾者,可作陰暗景物看待。這種明亮與陰暗的表現(xiàn),往往又不十分明顯,拍攝者在控制曝光時,要學會抓住實際景物明暗的細微變化,差別對待。逆光拍攝照片應比側光拍照增加1~2 級曝光,側光拍照又應比順光增加1~2 級曝光。例如:順光拍照用1/125 秒、8 光圈;側光拍照,在光線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就應改用1/60 秒、8 光圈,或1/125 秒、5.6 光圈;逆光拍照應選用更慢的快門速度或更大的光圈。拍攝者要掌握準確曝光,要考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當你手持拍照機,選擇曝光組合時,要冷靜地對上述諸因素進行綜合比較,優(yōu)選出一組曝光組合,切不可面對拍攝對象,由于某種原因激動不已,選擇曝光組合顧此失彼,造成曝光的錯誤而后悔。室內自然光攝影的曝光室內自然光攝影,要掌握準確曝光比較難,室內自然光有通過門窗直接射入室內的光、反射進室內的光,以及室內原有的各種光。室內自然光線下拍照,怎樣才能曝光準確呢?這一節(jié)中,我們從影響室內自然光攝影的各種因素、室內自然光源攝影的基本方法兩個方面來述說。我們已介紹了室外影響準確曝光的各種因素,這對室內自然光攝影同樣適用。然而影響室內自然光攝影的,還有它特有的一些因素,如:陽光對室內直射和反射的影響,房屋的門窗多少、大小和開設方向的影響等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拍照,欲得到成功,主要*拍攝者自己多拍、多試驗、多積累經驗。如能使用側光表當參謀,準確曝光的把握大些。在室內拍攝,由于光線受到限制,往往需要采用人造光照明,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避免不同色溫的光源混合使用,室內自然光較暗,使用的光圈一般較大,快門速度也較慢。因此,使用的攝影器材,可選擇口徑較大、有B門裝置的拍照機,感光片可選用ISO200/24°或ISO400/27°的快片,盡可能配備三腳架和快門線。室內自然光因受建設門窗多少、大小和開設方向等限制,因此在確認曝光組合時,要充分觀察和考慮這些條件,還要注意室外天氣的影響。室內自然光照明的另一個特點是,被攝對象受光面明亮,背面則陰暗,這種明亮與陰暗的對比十分烈強。所以,如果在室內拍攝可移動的被攝對象時,應設法將其調整到門窗附近處,以降低這種反差。在移動被攝對象中,要特別注意不要使其一半處在直射光下,一半處在沒有直射光的地方,以免造成半陰半陽的畫面,必要時可利用窗簾、白紙擋起直接射入室內的光,使光線盡量柔和一些。被攝對象顏色淺,它的亮度就要比顏色深的高,因此曝光可少些。不同的物質,其反光性能強弱大不一樣。反光能力強的,可減少曝光,反光能力弱的,通常說“吃”光的,應增加曝光。攝影實踐中,拍攝者可以把淺色被攝對象置于深色背景前拍攝,或把深色被攝對象放在淺色的背景前拍攝。這樣能使一些受光微弱的被攝對象突出于畫面。利用室內一盞日光燈照明,將被攝者置于深暗色背景前拍攝,可使人物突出。利用室內自然光拍照,要注意光源的方向一般以采用側光或順光為好。如逆光拍攝中景、特寫不宜選擇窗口為背景,因為光比反差太大,會使色溫失去平衡;如一定要逆光拍攝,要充分考慮拍攝效果,是拍攝剪影效果的照片?還是要求再現(xiàn)被攝對象的細節(jié)?如果是后者,拍攝者就要加用輔助光,或用反光物,或增大3~4 級曝光。人工光攝影的曝光人工光攝影,是指室內攝影中使用人工光源照明,諸如用碘鎢燈、聚光燈、普通燈光等。利用人工光源拍照,要能準確控制曝光,要考慮的因素是:人工光源的亮度,這是由燈的多少、照明度大小以及被攝對象距離燈的遠近等方面決定的。還有被攝對象反射光線的能力,周圍環(huán)境影響等諸因素。如果是一定的燈距和光圈,100 瓦燈光照明,曝光需要1/30 秒的話,換用 200瓦的燈光照明,曝光則只需要1/60 秒。這說明照明燈光流明度增加多少倍,曝光時間則可相應減少多少倍。被攝對象距離燈光的遠近,決定了曝光量的多少。要估計準確,可應用平方反比定律計算。如果被攝對象距離燈光由原來的5 米改為1 米,被攝對象所受的光就加強了25 倍,曝光量就應減少為原來的1/25。使用人工光攝影,掌握準確曝光只是一個方面,它還有一個如何布光的問題。在彩色攝影中,還有一個人工光的顏色問題,一般說來,人工光會給日光型彩色片帶來色偏,如何避免,這將在彩色攝影一章里述說。如何在使用人工光攝影中,掌握好準確曝光,以上僅是提示,具體還要在實踐中體會,當有一定經驗積累時,準確掌握曝光也就不難了。閃光燈閃光燈是攝影者常用的一種人造光源。它便于攜帶,使用方便,不受晝夜、空間的限制。1.閃光燈的一般性能及其光線特點自從1887 年德國蓋迪克和米索,首創(chuàng)燃燒鎂粉用于攝影照明至今已有100 年了。閃光燈隨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日臻完善,其種類也愈來愈多,不管是哪一種閃光燈,從它的外型看,大體有電源和閃光兩個部分。電源部分由電池、變壓器、電容器組成;閃光部分包含閃光管和固定的反光罩、燈柄、開關等部件。目前閃光燈的閃光管可多次閃光,故又稱萬次閃光燈。早期的閃光燈,又大又重。后經不斷改進,變得越來越輕便,并且還增加了光敏傳感裝置、專用色片等,功能也逐漸多了起來。有的可自動控制閃光燈的發(fā)光量,任意調節(jié)輸出的發(fā)光量,有的閃光燈可調整它發(fā)出的光束角度,適應廣角鏡頭、標準鏡頭和中長焦鏡頭的不同用光需要。一般閃光燈是以標準鏡頭拍照的,用光需要設計的,它發(fā)出的光束角度為50 度。閃光燈的持續(xù)時間因燈而異,有的明滅時間可短到1/5000 秒,有的可長到1/120 秒,基本能滿足鏡中快門各級速度的需要。使用集成電路和藍硅晶體管組成的光敏控制電路閃光燈,還能根據(jù)拍攝距離的變化和被攝對象反光能力的強弱,控制閃光燈的發(fā)光量。距離近,反光能力強,閃光燈明滅時間就短;距離遠,反光能力弱,閃光燈的明滅時間就長??傊f次閃光燈飾有光亮,適應性強,用途廣,速度高,經濟方便的特點,為現(xiàn)在很多攝影者普遍采用。閃光燈的光線特點是:①光線亮度高;②方向受拍攝者控制;③光線顏色與日光相近。
有用 0 無用 0 我要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