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身驅動對焦好還是機身驅動對焦好

更新時間:2016-03-21本文內容轉載自互聯(lián)網
鏡頭的驅動方式經常也成為愛好者們關心的焦點,所謂鏡身對焦是指鏡頭內置了驅動電機,僅僅從機身取得電力供應和驅動信號,而完成對焦所需要的扭力則由鏡頭自身提供,機身不內置對焦驅動電機或者機身內置對焦驅動電機不參與鏡頭對焦工作,而機身對焦則是指鏡頭沒有內置驅動電機,由機身電機通過驅動軸輸出扭力驅動鏡頭對焦的工作方式。 鏡身對焦的典型例子是canonEF鏡頭。EOS系統(tǒng)幾乎所有的EF鏡頭都內置了鏡身驅動馬達那幾個TS-E移軸鏡頭是手動的,EF卡口也是典型的電子化界面卡口,eos機身中也沒有內置對焦驅動電機。而nikon則是典型的機身驅動派除了僅僅支持AFS及AFI鏡頭的D40/D40X,除了AFS和AFI鏡頭之外,其它的nikonAF鏡頭都是由機身來驅動的。鏡身驅動的益處是可以根據(jù)鏡頭不同選用不同的對焦馬達,如此量體裁衣不會產生對焦馬達扭力不足或者過剩的情況,不足之處是會增大鏡頭的體積和使鏡頭設計復雜化,因為要分配對焦馬達放置的空間,不過聰明的canon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做出了環(huán)形超聲波馬達,這樣只用把鏡頭做胖一圈就可以了,不必占用寶貴的鏡身內部空間。而機身驅動對焦的優(yōu)點則是鏡頭設計可以相對簡易,缺點就是對焦馬達扭力固定,有可能會產生大鏡頭驅動扭力不足對焦速度較慢,而小鏡頭扭力過剩的情況,而且為了提高驅動能力,機身對焦馬達一般都會選擇扭力較強的型號,耗電量和噪聲都不容樂觀,另外還有一個不足就是機身驅動軸和鏡頭驅動軸接合部分一般都有不小的曠量,這對于精確對焦來說是極為不利的。攝苑網
有用 0 無用 0 我要提問